主页 » 正文

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?

十九科技网 2025-07-23 08:26:43 127 °C

一、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?

1 、初始化——RIP初始化时,会从每个参与工作的接口上发送请求数据包。该请求数据包会向所有的RIP路由器请求一份完整的路由表。该请求通过LAN上的广播形式发送LAN或者在点到点链路发送到下一跳地址来完成。这是一个特殊的请求,向相邻设备请求完整的路由更新。

2 、接收请求——RIP有两种类型的消息,响应和接收消息。请求数据包中的每个路由条目都会被处理,从而为路由建立度量以及路径。RIP采用跳数度量,值为1的意为着一个直连的网络,16,为网络不可达。路由器会把整个路由表作为接收消息的应答返回。

3、接收到响应——路由器接收并处理响应,它会通过对路由表项进行添加,删除或者修改作出更新。

4、 常规路由更新和定时——路由器以30秒一次地将整个路由表以应答消息地形式发送到邻居路由器。路由器收到新路由或者现有路由地更新信息时,会设置一个180秒地超时时间。如果180秒没有任何更新信息,路由的跳数设为16。

5、 触发路由更新——当某个路由度量发生改变时,路由器只发送与改变有关的路由,并不发送完整的路由表。

扩展资料:

RIP的特点

1、仅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。如果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不经过另外一个路由器,那么这两个路由器是相邻的。RIP协议规定,不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不交换信息。

2、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。即自己的路由表。

3、按固定时间交换路由信息,如,每隔30秒,然后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。(也可进行相应配置使其触发更新)

参考资料来源:搜狗百科--路由选择信息协议

二、tcp和udp协议怎么区分?

面向连接的TCP

“面向连接”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起连接。比如你给别人打电话,必须等线路接通了、对方拿起话筒才能相互通话。
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,传输控制协议)是基于连接的协议,也就是说,在正式收发数据前,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。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“对话”才能建立起来,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,我们这里只做简单、形象的介绍,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。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: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:“我想给你发数据,可以吗?”,这是第一次对话;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(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,一个在接收,协调工作)的数据包:“可以,你什么时候发?”,这是第二次对话;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:“我现在就发,你接着吧!”,这是第三次对话。三次“对话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,经过三次“对话”之后,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。

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,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,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信系统往往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。

面向非连接的UDP协议

三、什么是adsl协议

ADSL根据它接入互联网方式的不同,它所使用的协议也略有不同,当然了不管ADSL使用怎样的协议,它都是基于TCP/IP这个最基本的协议,并且支持所有TCP/IP程序应用。

以下是ADSL使用中常见协议:

①RFC1483B:就是指通常所提及的1483桥接协议,该功能是基于基本的桥接协议的基础上,其在网络的第一层(物理层)实现,在使用该方案时,MODEM只是充当桥接设备,不提供任何协议转换或地址过滤功能,一般当MODEM能与DSLAM同步后,设置好其中的VPI/VCI后,基本上就可以实现用户上网,简而言之此时MODEM仅仅充当HUB相同的功能,在该方案下也有几种联网方案,在该模式下可以实现专线上网(ISP给用户分配固定的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,在不支持NAT功能的MODEM上地址信息必须配置在用户的PC上),同时也可以实现PPPoE拨号方式(MODEM使用1483B方式,在用户PC上安装第三方拨号软件);但现在很多地方还要使用专线方式下的1483B+NAT、1483B+DHCPclient功能(该功能是为了在专线方式时,MODEM的WAN口能动态获得IP地址,这样可以减少ISP的管理工作)。

②RFC1483R:指1483路由模式,该功能是在桥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路由功能,在该模式时,可以在MODEM的广域网口设置公网IP地址,在MODEM的LAN口设置私有IP地址,这样可以轻松实现地址转换功能。

③RFC1577:即IPOA,通过ATM网传输IP数据包,在该方式下用户必须拥有固定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其他一些网络参数,由于在该方式下无法提供用户名以及密码验证,无法满足网络使用过程中的网络管理以及安全等QoS服务,故该方式目前基本上不再广泛使用。

④RFC2364:即PPPoA,该方式与上面的RFC1577基本相同,但其在用户与ISP建立基于ATM的物理连接后,通过PPP协议在链路层和网络层上建立会话,使用该协议方式时可以实现PAP、CHAP等安全验证功能,这样为ISP网络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支持。在该方式下,MODEM的地址是在通过PPP协议建立连接后由ISP的DHCP服务器自动分配。

⑤RFC2516:即PPPoE,该方式是基于桥接方式的,当使用该方式时,当MODEM与DSLAM建立基本的物理连接后,由用户端(在MODEM上使用PPPoE方式时,用户端指MODEM)发起PPP请求,通过PAP(PAP:口令认证协议,是用户身份认证的一种形式,它通过用户名和用户口令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,由于用户的ID和口令在链路上以文本形式直接传输,因而安全性较差)或CHAP(CHAP:质询握手认证协议,也是用户认证的一种形式,它通过服务器发出认证质询,用户以应答的形式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,由于用户的ID和口令经过加密之后再在网络上传输,因此其安全性较好)两种验证方式通过ISP中的UAS验证,而建立网络连接。

注: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s Document的缩写。RFC实际上就是Internet有关服务的一些标准。

版权声明: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如有侵权/违规,请联系删除
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文链接地址:/wlw/215462.html

上一篇:返回栏目

相关文章